近日,各大科技廠商紛紛召開線上發布會,其中,5G生態發展戰略是繞不開的關鍵議題,與此同時,5G終端芯片再引關注。26日,TD-LTE全球發展倡議(GTI)在其官網揭曉了GTI年度創新大獎,其中,5G多模終端芯片巴龍5000斬獲移動技術創新突破獎(Innovative Breakthrough in Mobile Technology Award),5G實力再獲認可。
GTI是在全球范圍內推動TD-LTE技術發展的國際組織,同時也是全球通信運營商合作推廣TD-LTE技術的開放平臺,GTI年度創新大獎意在表彰推動TD-LTE產業成熟商用過程中做出重大貢獻的企業,每個獎項都要經過苛刻的評選規則篩選,堪稱TD-LTE產業界的奧斯卡。
巴龍5000規格全面領先,贏在5G起跑線
2020年,5G技術進一步加速普及,對于科技廠商們而言,構建5G生態的重中之重,必然是推進5G Modem的研發和商用。
此次獲得GTI大獎的巴龍5000,是業界首款5G Modem。據了解,巴龍5000采用業界標桿7nm工藝制程,功耗表現更出色;單芯片支持2G/3G/4G/5G網絡制式,巴龍5000速率最快可以達到7.5Gbps,幾乎是4G LTE可體驗速率的10倍。不僅如此,巴龍5000在5G商用初期,就打造了多項業界首創的佳績:率先支持Sub 6G 100MHz*2CC帶寬、業內首次同步支持NR TDD和FDD全頻譜、SA和NSA雙組網等等,都極大程度上加速了5G產業的發展與成熟。
5G初期,更先進的芯片規格能為終端設備帶來更長久的“使用期限”,而獲得GTI大獎的巴龍5000,是目前商用芯片中最領先的5G Modem,率先為消費者帶來全場景最佳通信體驗。
巴龍5000商用節奏持續領先,率先實現通信大滿貫
作為5G時代的新產物,5G Modem和AP芯片、手機、網絡等密不可分,因此,測試領先和商用領先依然是5G Modem的重要能力之一。
基于華為領先的端到端優勢,巴龍5000不僅率先實現了領先的規格,更為消費者帶來領先5G體驗。自2019年1月發布后,巴龍5000就陸續聯合是德科技、羅德與施瓦茨、安立公司等儀表廠商及運營商,積極開展5G業務驗證測試,并于7月,獲得IMT-2020(5G)推進組頒發的5G增強技術研發試驗證書,在商用測試進度方面全面領先。
而在商用進程方面,巴龍5000同樣保持領先。2019年1月,搭載巴龍5000的首款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 Pro亮相,2019年6月,華為發布首款5G手機華為Mate 20X 5G版,是國內首款獲得5G入網許可的5G手機,同年9月,集成巴龍5000的麒麟990 5G成為全球首款旗艦5G SoC,并賦能為華為Mate 30系列5G版、榮耀V30系列、nova 6 5G,為消費者帶來旗艦5G體驗。不僅如此,基于領先的商用進程,巴龍5000和麒麟990 5G率先在通信環境復雜的高鐵、地鐵、以及5G弱信號等場景下,進行了持續的探索和優化,全面提升了端側通信能力,從芯到端加速了5G產業鏈成熟發展。
而在本次GTI Awards中,除了巴龍5000斬獲移動技術創新突破獎以外,華為公司也榮獲了GTI 2020市場開拓獎(Market Development Award)、 STC(沙特電信)聯合華為完成的The Hajj Digital Bracelet System項目榮獲GTI 2020最佳創新移動業務應用獎,再次印證華為5G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實際商用中的競爭力和突出表現。
2020年,5G迎來跨越式的發展機遇,作為5G領航者,相信華為會持續引領5G技術趨勢,帶來5G體驗的飛躍升級。
推薦閱讀:雅迪戰警x7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