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張學友,你能想到很多。
他是歌神。
他是四大天王之一。
他的演唱會總場數已超800場。
他在各大音樂頒獎典禮上拿獎拿到手起繭。
一句“食屎啦你”讓他成為了全中國最火的表情包。
但,或許你并不知道,這位歌神還是拿過金馬獎和金像獎的歌神。
長久以來,香港娛樂圈,有一件事情一直被忽略和低估:張學友的演技。
他總計參演電影70多部,演技甚至比四大天王的其他三位更早地受認可。
1986年張學友出演個人首部電影《霹靂大喇叭》。在片中飾演警隊小卒張定其。
據說因為首次拍電影,有些緊張,經驗不足,一場打斗戲居然連吃了六十個NG。
盡管如此,張學友還是認認真真對待,直至導演滿意為止。
敬業之心可見一斑。
1989年《旺角卡門》上映,導演王家衛在香港影壇嶄露頭角。
張學友在這部電影里飾演一個不學無術而又自以為是的爛仔——烏蠅哥。
眾人皆知的“食屎啦你.gif”,就是來源于此。
當時誰也沒想到,20多年后,一代歌神的熒幕印象被定格成了表情包里的巨頭,被人們記住。
雖然這部電影的主演是劉德華張曼玉,但是小人物烏蠅被張學友演得入木三分,和他們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終張學友憑借在片中的驚艷表現獲斬獲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劉德華獲得同期最佳男主角提名。
“得理不饒人”的烏蠅哥,死纏爛打不留情面,把人氣得牙癢癢。已經模糊了什么正派反派的區別,當下只有“欠扁的人”和“想打人的人”。
一代歌神,風情萬種,高高在上,表演卻這般接地氣,把“烏蠅哥”無能、自大、蠻橫、做事不計后果的性格演繹得淋漓盡致。
正如網友評價,張學友雖然是四大天王里樣貌最普通的一個,但可能是最有天賦的一個。
天賜的嗓音,天賜的演技。
一旦投入表演就相當專注,是奔放自然的優秀演員。
何種奔放?
他會完全忘記自我,化身為角色。
貼著劇情該哭就哭,該笑就笑,該狠就狠,該騷就騷斷一條腿。
就像一把鈍刀,大開大合,我不需要讓你從我的所謂“微表情”里讀取過多含義,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讓觀眾一秒就get到的情緒散發。
一刀劈下,夠直接,夠爆發,夠辛辣。
電影中,他以一種執拗的粗獷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寧做一天英雄,不做一世烏蠅”,他接下死亡任務,收下安家費,打點好家人的生活,向欺負自己的人出了惡氣……他不想再連累華仔這個大哥,推開他繼續自己自殺式的冒險。
烏蠅這人,可悲可恨,又可憐可嘆。被張學友演活了。
次年,張學友又憑借武俠片《笑傲江湖》歐陽全的角色獲得第2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
片中張學友以東廠太監形象出現,他把反派人物的奸詐、狡猾、陰險飾演得滿足了人們對“東廠”、“公公”的所有想象。
同年在吳宇森執導的《喋血街頭》里,搭戲梁朝偉和李子雄以及任達華等演技派代表,講述了一出三兄弟共同越南打拼,最后卻為了金錢自相殘殺的故事。
張學友依然不是絕對主角,飾演為人有情有義,對于兄弟愿意以性命相托的“細輝”。
他默默地站在梁朝偉李子雄身邊,小心翼翼的守護著友情,窮盡全力為兄弟好,最后卻被兄弟蒙著腦袋一槍,而后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只能靠殺人賺錢買毒品來緩解頭疼的后遺癥。
從發瘋吸毒到重遇阿B(梁朝偉 飾)的整個過程,看過一遍就叫人過目不忘,毒癮犯后的瘋狂,注射后的迷幻,再見到老友的突然清醒和無力,選擇結束生命的無奈和解脫……
整部影片最慘最動人的非張學友莫屬。
豆瓣網友如此評論:
眾人對張學友熒幕印象最深的,可能還是1993年的《東成西就》。
在港片極盡輝煌的年代,這部電影一蹴而就,卻成了影史上罕見的超一流卡司集結,成了一部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經典無厘頭搞笑大片。
縱然如此,張學友在這么多影帝影后面前,依然絲毫不落下風。
在片中飾演武功高強的山東口音丐幫幫主洪七公,處心積慮地想與表妹(王祖賢 飾)成親,唱著《Love you》向表妹求愛的場面,以及求死未死后與梁朝偉扮演的歐陽鋒在山谷的對手戲,看一次笑一次。
徹底顛覆了我們心中的大俠形象。
張學友還演過什么?
1990年,在文藝片《阿飛正傳》中飾演沒有職業,但重情重義的歪仔,雖然不起眼,但是他的所作所為,讓人看到了什么才是愛!
張國榮和張曼玉的耀眼光輝下,依然表現出彩。
依舊1990年,《咖喱辣椒》中,與喜劇之王周星馳唯一一次合作,飾演吊兒郎當但工作突出的咖喱。
1991年,再次搭戲梁朝偉、王祖賢,出演《倩女幽魂》系列電影的最后一部《倩女幽魂Ⅲ:道道道》,在片中飾演為人義氣的燕赤霞。
1995年,與李連杰、邱淑貞共同主演電影《鼠膽龍威》,其猥瑣逗逼程度,絕對不在星爺之下。
《鼠膽龍威》中,張學友模仿李小龍雖是搞笑成分居多,但最后還是使出了真功夫。歌神本非打星,電影里卻將猛龍仿得神形皆備,實在難得。(新浪娛樂評)
1996年,張學友宣布暫時息影,專注于音樂事業的發展。
沉寂5年,2001年,張學友重返影壇,演技更加老練沉穩。
他復出后拍攝的首部電影是由許鞍華執導的文藝片《男人四十》(2002年上映),他在片中飾演主角中年教師林耀國,在妻子與學生之間情感游移。
張學友把男人四十遭遇中年危機,面對社會現實的種種困擾與無奈,生活在兩難之間,處在愛與痛邊緣的生存困境演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可惜在當年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影帝的角逐中,輸給了如日中天的周星馳(《少林足球》)。兩強相爭,雖敗猶榮。
但憑借該片張學友獲得印度新德里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2005年,與劉德華攜手,拍攝雙男主電影《江湖》,飾演左手。
你說《江湖》是黑幫片,它比黑幫片絢爛,你說他是動作片,它比動作片文藝,你說他是愛情片,它比愛情片浪漫。你說他是文藝片,它又比文藝片瘋狂。
天王飆戲,劉德華沉穩精明,張學友陰狠狡詐。
這部電影中,大部分戲份在一間餐廳中,靠對白與肢體反應將整個故事支撐。
張學友被其歌聲所掩蓋的演技全程發揮到位。
比如這一幕,一個扯領帶,一個扯餐巾。
兩個曾出生入死,肝腦涂地的好兄弟,如今的大佬,江湖路險,兩人漸生罅隙,暗自較勁。
互相不服,又不想撕破臉皮,緊張,不安,還有一點不耐煩的復雜情緒,通過目不互視,蠕動的嘴角,和放松脖子的撕扯來緩解。
輕松演繹。
我們來回顧一下張學友在演藝生涯中入圍的獎項。
1989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旺角卡門》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喋血街頭》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倩女幽魂2》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笑傲江湖》
1990年臺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配角《笑傲江湖》
199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配角提名《黃飛鴻》
199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邊緣人》
1994年臺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邊緣人》
199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非常偵探》
200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200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雞2》
201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月滿軒尼詩》
2016年臺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暗色天堂》
201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暗色天堂》
但總是和影帝之名差之毫厘,是不是頗有一點華語圈”小李子“的韻味呢?
搞笑如洪七,儒雅如耀國,暴戾如左手,悲戚如阿輝,凄慘如烏蠅,猥瑣奸詐如歐陽全,文弱忠義如牙擦蘇……
張學友對人物的角色把握都非常到位,雖然角色以配角居多,但對人物的詮釋并不輸于同部戲的主角,甚至蓋過了主角光芒。
一人千面,每一個角色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以說,內心戲甚至與梁朝偉有的一拼了。
非常簡單的一個道理,我們回到文章開頭——
這張圖為何能叱咤表情包界?
在這個大眾娛樂的時代,一個人的“囂張、睥睨、傲慢、跋扈、警告”,是不是被一張圖片就完美地表達出來了呢?
國人皆適,是不是國人皆認可?
把多種感情,糅雜于一體,演繹得惟妙惟肖,這不是演技是什么?
歌神在演戲方面的精力投入可能不及唱歌的1/10,更多是玩票的意味,如果更投入一點,影帝應該是遲早的事吧。
港真,他的每一部片子,少有本人的痕跡。他就是故事里的人。
因為唱歌太牛逼了,而被低估了演技的一個人。
推薦閱讀:甘財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